南宫体育厚植人才资源优势助推强工业行动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甘肃发展的硬支撑,必须重塑优势、重振雄风。近年来,甘肃省生态屏障、能源基地、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更为清晰,资源禀赋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地理区位优势愈加凸显,同时亦面临传统产业链条较短、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等困难。推进强工业行动,重在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创新,都需要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创新作为支撑。

  今年以来,甘肃省人社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强工业行动决策部署,强化担当,迅速行动,主动服务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高位推进落实各项举措。甘肃省人社厅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以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倾斜支持力度为重点,以深化工业领域职称制度改革为抓手,多措并举吸纳海外优秀人才,积极协调壮大人才资源优势,全力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扎实助推强工业行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

  甘肃省人社厅突出为用人主体授权,全面下放职称评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绩效工资审核分配等权限,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先后将高级职称评审权、申报资格审核权、证书办理权等下放到市州和主管部门,各市州均有中小学教师、卫健、农业、工程4个系列(专业)的副高级职称评审权,省农科院、兰石集团等大型企事业单位有高级职称评审权,省属高校教师系列全部实现自主评审。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人员权限全面下放,用人单位自主制订引才计划,自主发布公告,自主考核考察,自主确定招聘人员,自主设置岗位,自主聘用人员。选人机制实现以编定岗、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人岗相配;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

  甘肃省人社厅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四下放”改革,下放省属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审核权和自主分配权,下放主管部门调整规定标准之外绩效工资高出部分审核权和动态管理权,薪酬待遇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积极为人才“松绑”,统筹实施各类人才计划,明确人才计划功能定位,同时部署开展省领军人才聘期考核、补选和第二批陇原青年英才选拔工作,解决了各类人才计划评选中统筹不够、高层次人才重复申报的问题。

  甘肃省人社厅还精简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程序,符合条件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单位原则同意后即可办理。建成职称信息系统,推出22条让人才“最多跑一次”的职称申报减负措施,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审核、评审、电子证书等全流程网上办理,全面实现“不来即享”和无纸化办理。

  甘肃省人社厅完善领军人才、省优专家、陇原青年英才等人才计划选拔培养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建立科学合理、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体系。

  甘肃省人社厅将工业领域纳入国家和甘肃省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选拔范围,在科技攻关、实践锻炼、成果转化、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截至目前,甘肃省工业领域共有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一次性奖励5万元;188人被评为省领军人才,3年聘期内每人每月获得2000元或1500元津贴;56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获一次性奖励3万元;212人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3年内每人每月可获1000元津贴;53人被评为第一批陇原青年英才,获得15万元项目资助资金。

  甘肃省人社厅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工业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每年培养培训工业领域数字技术技能人员100人左右,培育壮大甘肃省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围绕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甘肃省人社厅在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积极推荐工业领域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类高级研修项目,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甘肃省人社厅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招商引资大会精神,深入开展“三抓三促”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支持甘肃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启动职称社会化评价改革试点,确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2家单位为甘肃省职称社会化评价改革首批试点单位,组建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满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新兴业态职称评价需求,2022年,面向兰州市注册的民营企业开展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和认定工作,试点单位评审通过工程系列中级职称99人。2023年,面向全省民营企业开展工程系列中级职称专项评审活动,目前共有17917名专业技术人才申报参加,专项评审后续工作有序进行中。

  甘肃省人社厅畅通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四新经济”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工程技术领域长期坚守生产一线,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打破身份、档案、资历等限制,直接通过特殊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申报高级职称。2018年以来,全省共有332人通过特殊人才评价方式取得高级职称,其中工程技术系列162人。部署新增职称评审专业。围绕甘肃省战略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要和新业态发展实际,2023年新增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数字技术3个职称评审专业,目前正积极制定和修订相应评价标准。

  甘肃省人社厅加快“两站一基地”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博士后招收水平。严格落实新进站博士后日常经费补助和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不低于15万元津贴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完成博士后资助资金拨付。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甘肃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打造甘肃省博士后创新创业的高水平交流展示平台,今年8月14日,以“智汇赋能发展·博创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甘肃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举办。

  甘肃省人社厅开展博士后分级管理及窗口经办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博士后“两站一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增强了服务保障水平。人社部第112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基层活动在甘肃天水成功启动,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畜牧业、工业、教育、医学等领域14名博士后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相关领域专家与天水市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精准对接和指导,项目需求单位与对接专家签订实质性战略合作协议,实现“科技驱动产业”双向奔赴,合作共赢。另外,甘肃省人社厅成功举办“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兰州行”活动和全省博士后管理工作能力提升活动。截至目前,甘肃省“两站一基地”达到123家,包括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0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个,共招收博士后234人,同比增长32.2%。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甘肃省人社厅将深学透悟习总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把“八个着力”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总纲领,立足甘肃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强工业行动”这个关键任务,多措并举壮大人才资源优势,持续助推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优结构,不断塑造甘肃省老工业基地发展新优势,奋力推动甘肃省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阔步前行。(作者系甘肃省人社厅党组、厅长)


南宫体育